巴僚开疆 溱州烟云

发布时间:2022年11月02日

▲探秘僚人崖墓

 春秋末期,巴人挺进川东三峡地区,以江州(今重庆市渝中区)为政治中心建立巴国。其国势到战国中期达到极盛,占有东到奉节、西达宜宾、北接陕西汉中、南至贵州北部的大片土地,今万盛辖地就含括在其中。因此,大约在2500年前,万盛这片土地就有了巴人的生活足迹,即使巴国在公元前316年被秦国所灭后,依然有巴人及其后裔在这里繁衍生息。战国时期,一个由百濮建立的“夜郎”王国登上历史舞台,并在汉初一度兴盛,《汉书》中更有夜郎“精兵十万”之说。今万盛南部黑山、石林、关坝镇等的部分地区在夜郎国联盟鳖国势力范围内。在汉武帝时期,夜郎国与中原汉王朝建立联系,尤其是在汉武帝征伐南越平定大部分西南夷之后(公元前113年),夜郎国就成为了汉朝直属或羁縻统治地区。而与此关系相伴生的,就是汉人和汉文化进入夜郎国等西南蛮夷之地,和杂居在这里原有的巴人后裔、夜郎人、僚人等相互影响,交融共生。

▲移民口述历史

 在成汉时期,因李特流民之乱,巴蜀境内数十万汉人流民迁徙出川,主要向长江中下游荆湘地区聚集。而来自牂牁(今贵州境内)的僚人则填补了进来,有文献记载为“有群僚十余万从南越入蜀汉间,散居山谷”。今万盛辖境的山谷之地就是其中的“南平僚”在巴蜀的一方落脚地,他们在这里与本地的原住民相融相通,生息繁衍,勤劳开发,梯田就是其最大的贡献。他们所具有的崇祀竹王、凿牙穿耳、衣饰通裙、善织斑布、使用铜鼓、居处干栏、葬行悬棺、使用壮侗或接近壮侗语等民俗特征,对本地民俗文化的演进有着重要影响。

 今万盛区境在唐代分属黔中道溱州荣懿县、扶欢县及山南西道涪州宾化县,而溱州荣懿县州县的治所就在区境内。由于历史变迁和后世对历史文化疏于保护,古溱州境内的巴人、夜郎人、僚人遗风悄无声息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,相关文化遗迹更是罕见难觅。那些曾与溱州、荣懿有关联的地方人物,如钟绍京、杜景佺、贺兰进明、韩偓、崔思古、杜望之等,亦只在相关文献史籍中零星散见,极其有限地让我们去感触他们留迹溱州、荣懿的那段历史。

 唐太宗贞观十六年(公元642年),唐王朝采纳渝州万寿县(当时从江津分出之县)人牟智才的奏请,在南平僚人主要居住地今万盛区境和綦江县境南,开山洞,设置羁縻州溱州,管辖荣懿、扶欢、乐来3县。同年又设置珍州,管辖荣德、夜郎、丽皋、乐源4县。唐高宗咸亨元年(公元670年),撤销乐来县,并入荣懿县。今万盛区境大部分辖地归属荣懿县,而荣懿县当时则为溱州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唐玄宗天宝元年(公元742年),改溱州为溱溪郡。唐肃宗乾元元年(公元758年),复为溱州,仍领荣懿、扶欢2县,辖有879户、5045人。唐宪宗元和三年(公元808年),唐政府撤销珍州,将其所辖夜郎、丽皋、乐源3县(已无荣德县的记载)并入溱州。此时,溱州已扩括今贵州省正安县全境,桐梓县境北和黔西北一部分地域。唐末五代,溱州建置未变,战乱频仍,南平僚酋割据溱州自立称雄,中央政权无力控扼。北宋太祖乾德四年(公元966年),南平僚酋进铜鼓于北宋王朝内附,溱州及其所属各县,复归中央政权掌控。宋仁宗庆历八年(公元1048年),溱州仍改为溱溪郡。北宋神宗熙宁三年(公元1070年),宋军平定控制原溱州之地的南平僚酋李光吉、梁承秀、王兖3族叛乱之后,荣懿、扶欢诸县被改置为寨。宋神宗熙宁七年(公元1074年),熊本率宋军征讨以南平僚木斗为首的僚酋再次发动的叛乱,在铜佛坝(今綦江县赶水镇),设置南平军,将荣懿、扶欢等寨划归其管辖。与今万盛区境有历史渊源关系的溱州(溱溪郡),历时430余年不复存在。

▲百年风雨三元桥

 明初和清初,久经战乱的四川荒凉破败,土旷人稀,明朝政府和清政府鼓励外省人入川垦荒,复业兴川,即广泛流传于四川、重庆地区民谣中的“湖广填四川”(历史上有两次)。在这次移民实川浪潮中,鄂、湘两省入川的移民最多,同时还有来自陕、晋、鲁、豫、桂、粤、赣、苏、浙、闽、甘、滇、黔等省的大量移民。万盛地处川黔交界地带,也是外来多省移民定居、繁衍、创业的一方阔土。因地缘之便,其接纳的外来移民多是从贵州旱路迁来的贵州、江西(有本区官氏大墓为证)、广东、湖南人口。万盛有两次湖广填四川的众多移民,他们在人口、经济、文化、风俗、语言等诸方面对万盛地区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深远影响。